关于这个问题,很多作者会很不解,我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本书,不给我稿酬也就罢了,为什么还要我自己出钱出书?
在我国,出版社不是随意就可以开立的,都是有数额限制,而且都是国家一些单位才有资格设立出版社,全国共有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,真正规模比较大的也就几十家,可以说屈指可数。
每家出版社的书号也是有限额的,并非无限量的。对于一家小出版社来说,大约有四五十个工作人员,一家小的出版社一年的书号配额也就四五百个,甚至二三百个,大一些的出版社书号配额一年也就一千多个。
出版社虽为国有,在几年前新闻出版单位改革之后,出版社绝大部分出版社均改为企业性质,需自负盈亏。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,出版社也得生存,编辑也得吃饭,所以,在考虑什么内容能出和什么内容不能出的同时,也要考虑经济效益。
如今,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的发展,对传统图书市场的挤压,导致,传统图书市场并不好过,一本书能有三四千的销量都可算是不错的发行量了,对于那种几万,或者十几万的销量的书籍更是非常少见。然而出版一本书的成本是相当高的,一本书从作者到市场,其间产生的成本大约十余万元以上,所以一本书至少要有三四千以上的销量方可保本。
很多作者可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创作不易,忽略了图书市场的难处,更忽略了出版一本书的成本,因而会把这些怨气都归咎于出版社身上,但是出版社也是有自己的难处,既要考虑内容的合法性、价值性,又要考虑其经济性。
很多稿件在作者的眼里会感觉很有价值,但是从编辑的角度,或从市场的角度,或许并没有足够的价值,或许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出版,也或许与之相似的内容已经充斥着图书市场,因而不适合出版。这就导致一些作者不得不自费出书了。
想要了解出版一本书需要花费多少钱,先要了解自己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,或者说是做什么用。